波茨坦会议(波茨坦会议和雅尔塔会议区别)

2023-02-04 06:27:01文章资讯26阅读投稿:admin
摘要二战时蒋介石为什么没去柏林却签署了《波茨坦公告》?1945年7月,为了进一步商讨如何处理战败国——德国、意大利、以及其仆从国的问题,当时的世界三大国——美英苏就决定要召开

二战时蒋介石为什么没去柏林却签署了《波茨坦公告》?

1945年7月,为了进一步商讨如何处理战败国——德国、意大利、以及其仆从国的问题,当时的世界三大国——美英苏就决定要召开一个波茨坦会议,并最终产生了一个波茨坦公告。

到了1945年的五月之后,经过美英苏三国的外交协商,三国首脑会议就决定要在柏林正式召开。但因柏林市区已经遭到了战火的严重破坏,所以,苏联的朱可夫元帅就建议,应将这次会议地点改在柏林的郊区——波茨坦进行,于是,这个波茨坦会议也就随之产生了。

然后,1945年的7月17日的下午,会议如期举行。参加会议的有美国总统杜鲁门,首相丘吉尔,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。显然,二战结束时的这一份波茨坦公告,实际上也就是一份同盟国对日本法西斯所发出的最后通牒,这对于当时已经处于日暮途穷的日本,更是一个极其沉重的打击。

这次《波茨坦公告》,奇怪的地方在于,参加波茨坦会议的是英美苏,而苏联却没有在公告上签字。当时中华民国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没有参加会议,却签了字,我们知道《波茨坦公告》是英、美、中三方发表的,这是为什么呢?

对苏联而言,苏联与日本签订了《日苏互不侵犯条约》,条约有效期还未结束,苏联与日本还不是敌对国、交战国。而公告是针对日本的,所以苏联不方便出面,而由中国代替苏联签字。但在8月8号,《日苏互不侵犯条约》到期了,苏联与日本就不再是友好国家了,是由这时候苏联才正式加入。

对中国而言,当时中国没有参加会议,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它的同意。美英都认为应当邀请中国作为发起国参于到这份公告中,于是,杜鲁门将文件内容致电给驻中国大使赫尔利。

电报由海军方面发出,并指示赫尔利大使收到电报后,马上取得蒋介石同意,再回复柏林。但24小时之后,复电仍然没有收到,丘吉尔26日必须回到伦敦。直到丘吉尔上车前,蒋介石的复电还没到,丘吉尔请杜鲁门自行决定处理发表这份文件,他对措词完全赞同。

那蒋介石的复电为什么这么迟呢?杜鲁门问过秘书才知道,檀香山通讯站传送出了问题,另外关岛通讯站过于繁忙。直到重庆时间的晚上八点三十五分才送达赫尔利大使手中。赫尔利译出电报后,找到行政院长宋子文,但找不到蒋介石,宋院长告知蒋委员会在黄山官邸。

赫尔利要等电报译成中文后才能拿给蒋介石,而译完的时间已是下半夜。赫尔利急得团团转,当晚找船要渡过长江去黄山,宋子文不同意半夜跟他一起出来,说半夜渡江有危险。急了一夜的赫尔利在第二天清晨才由外交部次长吴国桢陪同,渡江去了黄山官邸,宋子文继续睡。

蒋介石一边看译文,吴国桢一边将赫尔利的话翻译给蒋,总之,有很多理由请委员长马上同意公告内容。蒋介石看完后,对赫尔利表示赞同,赫尔利临走时,蒋介石提出了保留条件,就是要把他的名字挪到丘吉尔前面,变成美中英。赫尔利回重庆复电,杜鲁门同意名字顺序改动。7月26日晚上,《波茨坦公告》正式发表。

又到了讲单词的时候,今天给大家讲一些关于国际公告的单词。在《波茨坦公告》里,公告用的是proclamation,而在1943年的《开罗宣言》以及《德黑兰宣言》中,宣言用的是declaration,宣言还有一个词叫做announcement,这三个词中,announcement最常用,declaration更加正式,最正式的是proclamation。

感谢您的收听,我是辉哥,我们下期节目再见!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有作品(图文、音视频)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站长举报(站点首页底部有联系邮箱)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